今年6月,財新發文稱,中石油計劃2018年在四川頁巖氣田打井330余口、生產約56億立方米頁巖氣。未來三年,中石油還計劃再打700余口井。有媒體表示,這與截至2017年底共210口存量井、2017年全年開采頁巖油30.6億立方米的數據相比,這一舉措顯得十分“激進”。
眾所周知,美國從1983年開始對頁巖氣進行探索性開采,經過20多年的努力,到2003年實現了水平鉆井開采技術的突破,現已處于開發晚期。中國雖是世界上頁巖氣儲量最豐富的國家,由于環境、技術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中國頁巖氣開采成本遠高于美國。但是就在2017年,這是個值得銘記的年份,2017年9月,中國鉆獲236°C的高溫干熱巖體;5月,中國成為世界首個完成可燃冰持續開采的國家;3月,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重慶涪陵頁巖氣田累計供氣已突破100億立方米,中國也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之后第三個商業開發頁巖氣的國家。
這系列的成績表明,雖然頁巖氣在開采方面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但是通過不斷探索、實踐以及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中國的頁巖氣定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在國家整個能源領域的地位也會日益凸顯。
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內的鉆井平臺
近年來,在中國實現能源計劃轉型的背景下,國內對天然氣的需求量激增。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為237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3%;進口天然氣 955.4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 26.99%,對外依存度達到39%。進口天然氣終究只能治標,治本還得加大國內的產氣量,而大力發展頁巖氣也成了市場所趨。
此前,“十二五”規劃也提出,2015年,我國要實現65億立方米的開采目標,但直至“十二五”結束,我國頁巖氣的實際產量仍不足45億立方米。“十三五”規劃將這一目標進一步提升,“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場開拓順利情況下,2020年力爭實現頁巖氣產量300億立方米。”
自2017年下半年起,隨著油氣行業的復蘇,頁巖氣借勢訊速發展,同年7月6日,國土資源部就啟動了此前5年時間中的首個頁巖氣資源出讓項目。這一招標其實就預示著頁巖氣“凍結”期已經走向尾聲,沉寂許久的頁巖氣市場將再次迎來春天。
說到底,中石油這一重大舉措到底是“激進”,還是順應市場潮流,目前我們還不能完全給其定性,但是在12月27—28日在中國成都舉辦的第八屆中國頁巖氣發展大會應該可以給您一個滿意解答。我們期待您的到來!
更多參會信息請聯系第八屆中國頁巖氣發展大會組委會。或登陸大會官方網站:
http://shalegas.zhenweievents.com/